央行调查:14.5%的居民认为收入“增加” 71.5%的居民认为收入“基本不变”

问卷调查报告
2022年第一季度,增加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了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央行结果显示: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调查的居模板
一
收入感受指数
本季收入感受指数为50.2%,比上季上升0.3个百分点。为收其中,居民基本14.5%的收入居民认为收入“增加”,比上季增加0.9个百分点,不变71.5%的增加居民认为收入“基本不变”,比上季减少1.1个百分点,央行14.1%的调查的居居民认为收入“减少”,比上季增加0.2个百分点。为收收入信心指数为50.0%,居民基本与上季基本持平。收入
二
就业感受指数
本季就业感受指数为42.4%,不变比上季上升1.1个百分点。增加其中,14.1%的居民认为“形势较好,就业容易”,49.2%的居民认为“一般”,36.6%的居民认为“形势严峻,就业难”或“看不准”。就业预期指数为50.5%,比上季上升1.2个百分点。
三
物价和房价预期
对下季度,物价预期指数为58.7%,比上季下降5.1个百分点。其中,23.8%的居民预期下季物价将“上升”,56.3%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8.4%的居民预期“下降”,11.5%的居民“看不准”。
对下季房价,16.3%的居民预期“上涨”,56.7%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14.4%的居民预期“下降”,12.7%的居民“看不准”。
四
消费、储蓄和投资意愿
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3.7%,比上季减少1.0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4.7%,比上季增加2.9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21.6%,比上季减少1.9个百分点。居民偏爱的前三位投资方式依次为:“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理财产品”、“基金信托产品”和“股票”,选择这三种投资方式的居民占比分别为46.3%、22.1%和16.2%。
被问及未来3个月准备增加支出的项目时,居民选择比例由高到低排序为:教育(28.9%)、医疗保健(26.5%)、大额商品(19.5%)、购房(17.9%)、社交文化和娱乐(17.5 %)、旅游(17.2%)、保险(13.9%)。
编制说明:
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是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起建立的一项季度调查制度。每季在全国50个(大、中、小)调查城市、400个银行网点各随机抽取50名储户,全国共20000名储户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储户对经济运行的总体判断、储蓄及负债情况、消费情况、储户基本情况等四个方面。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中的指数采用扩散指数法进行计算,即计算各选项占比,并分别赋予各选项不同的权重(赋予“好/增长”选项权重为1,赋予“一般/不变”选项权重为0.5,赋予“差/下降”选项权重为0),将各选项的占比乘以相应的权重,再相加计算出最终的指数。所有指数取值范围在0~100%之间。指数在50%以上,反映该项指标处于向好或扩张状态;低于50%,反映该项指标处于变差或收缩状态。
主要指数计算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1.物价预期指数:反映居民对下季物价判断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先扣除选择“看不准”的居民数,然后分别计算认为下季物价“上升”与“基本不变”的居民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2.收入感受指数:反映居民对当期收入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先分别计算认为本季收入“增加”与“基本不变”的居民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3.收入信心指数:反映居民对未来收入信心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先扣除选择“难以预计”的居民数,然后分别计算认为下季收入“增加”与“基本不变”的居民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4.就业感受指数:反映居民对当前就业情况感受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先扣除选择“看不准”的居民数,然后分别计算认为本季就业“增加”与“基本不变”的居民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5.就业预期指数:反映居民对未来就业预期的扩散指数。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先扣除选择“看不准”的居民数,然后分别计算预计下季就业“好”与“一般”的居民占比,再分别赋予权重1和0.5后求和得出。
相关文章
- 韩正强调,中国将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不断增强能源供应稳定性、安全性、可持续性。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1日以视频形式出席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2025-07-07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7
- 春节刚过,随着各地企业的复工开工,用工需求旺盛,很多地方,从初五、初六就开始接务工人员返岗。为什么会这么“早”?背后反映了今年怎样的用工需求?在全面发展经济的背景下,今年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和保障是否有2025-07-07
- 来源:经济日报岁末年初之际,不少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加快提前偿还贷款,掀起一波提前还贷热潮。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商业银行、借款人及相关部门应理性对待,并采取合理措施加以缓解,进一步稳定居民信心和预期2025-07-07
- 11月22日消息,复旦大学发布保险app用户隐私保护报告,复旦大数据研究院团队选取 52 家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所发布的保险公司主要使用的 App、保险中介和部分参与惠民保业务健康管理公司的 App 作为2025-07-07
20万贷3年利息才1万!这种贷款利率大降,要不要“捡便宜”?专家这样建议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近日,各大银行加大消费贷利率优惠力度,有银行利率最低降至3.2%。2022年12月以来,很多银行推出种类繁多的个人消费贷款优惠活动,部分幸运客户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