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为“美元霸权”买单:IMF预计部分亚洲经济体需要快速加息
财联社7月29日讯(编辑 赵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高级官员周四(7月28日)在官方网站发文表示,美元霸权部分亚洲国家可能需要快速加息,被迫部分以平抑高企的为买通胀并阻止资本继续大规模外流。
IMF亚太部主任克里希纳·斯里尼瓦桑(Krishna Srinivasan)写道,预计亚洲俄乌冲突导致全球食品和燃料成本激增,经济加息亚洲国家的体需通胀压力正在上升。虽然亚洲地区的快速通胀压力与全球其他地区相比较温和,但各国通胀率明显已经超过了各自央行的美元霸权目标。
斯里尼瓦桑指出,被迫部分包括印度在内的为买几个亚洲国家需要迅速提高利率,因为这些经济体的预计亚洲通胀压力可能传导至一些重要商品,极有可能导致通胀和工资的经济加息螺旋式上升。他强调,体需如果现在不加以控制,快速未来可能需要更大的美元霸权加息幅度才能解决。
融资环境收紧 各国资本外流现象严重
作为全球贸易结算和各国央行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美元一直以来都以“霸权货币”的形式存在,通过“放水”和加息等方式影响着全球经济。
斯里尼瓦桑在报告中指出,因美联储多次大幅度加息推升美元,亚洲经济体的货币汇率相应走低。这不仅不利于各国控制通胀,还引发了与2013年类似的资本外流。
数据显示,自俄乌冲突升级以来,印度的资本外流尤为严重,已经达到230亿美元。另外,韩国等亚洲发达经济体的状况也不乐观。
他还特别指出,亚洲在全球债务总额中的比例已从全球金融危机前的25%上升至新冠疫情后的38%,这使该地区面对全球融资环境的变化更加敏感。
斯里兰卡是一极端案例,其债务增长变得不可持续,无法进入全球资本市场融资,最终导致其对外债务违约。他建议各国应在必要时调整政策组合,或是按需要重建外部融资缓冲。
一些亚洲央行已经采取了行动。菲律宾央行继5月、6月之后,在7月14日又加息75个基点,将利率提升至3.25%。韩国、新加坡也于本月相继宣布收紧货币。不过,这些行动相对于美国的快速加息收效甚微。
多国专家呼吁打破美元霸权地位
周三美联储再次宣布加息75个基点,年初至今已累计加息了225个基点。近一年来,美元指数也累计上涨超15%。
一些专家认为美国利用其美元在全球的霸权地位,收割全世界财富,各国经济因此受到严重冲击。为此,专家们呼吁推动国际金融体系重塑,打破美元霸权地位。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治理与永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卢耀群称,“当美元升值时,实际上会增加新加坡等国家的进口成本,同时加大通货膨胀,对于新加坡这样的开放经济体来说,我们会遭受到严重的冲击。”
卢耀群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实际上美元多年来一直过于强势,如果美元升值,整个世界都会受到影响并因此陷入困境。全世界将为美国的货币和宏观经济政策失误买单。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最容易中签新股?年内首只券商新股来了,本周还有7只申购,多家是行业龙头
- 特斯拉Autopilot撞人致死,车主被按“杀人罪”起诉,特斯拉出庭作证
- 上海: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均应部署场所码、数字哨兵!拒不执行“扫码通行”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因这些必要事由出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将及时审批出入境证件
- 京东航空获准投运 2025年建成全球货运航空体系
- 北京时珍堂中西医结合医院核酸检测点使用过期样本保存液,被罚50000元
- 淘宝天猫披露核心战略:优化用户体验成首要目标,公布6项新举措
- 陶冬:美通胀蚕食盈利 日经济陷入衰退
- 山西:创新驱动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 携手收治三千余名患者,上海中山医院送别423位广西“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