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片价崩|行业进入新一轮洗牌期 隆基、中环、通威谁将被降本增效的洪流卷走?

炒股就看,硅片权威,价崩进入基中卷走专业,行业新轮洗牌效及时,期隆全面,环通洪流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被降本增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昊
导语:受产能、硅片需求及技术三重因素的价崩进入基中卷走共同影响,光伏行业呈现出明显的行业新轮洗牌效周期性与成长性交织的发展特征。2019年后,期隆随着光伏平价上网逐步实现以及碳中和提上日程,环通洪流光伏装机需求在各国逐渐展开,被降本增全面带动光伏产业进入新一轮高景气发展阶段。硅片
不过,价崩进入基中卷走这一轮行业繁荣仍未逃出产业发展周期的行业新轮洗牌效宿命。2022年10月31日,率先下调P型、N型硅价格,此后又多次降价,正式点燃硅片价格战。而根据PV InfoLink的数据,自11月16日起,硅料价格也进入下跌趋势。
随着产能扩张节奏、国内外需求和技术更新步伐的不断变化,经过新一轮的产业链博弈和价格战洗礼,光伏行业的巨大“蛋糕”又会在各家企业中如何重新分配?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回顾光伏市场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三轮周期,或许可以获得一些启示。
产业周期轮回 市场优胜劣汰
光伏发电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作为一项清洁能源符合全球双碳共识,同时光伏平价上网已逐步实现,环保性和经济性已成为光伏产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其降本增效路径也日渐清晰。
东海证券研报显示,与其他清洁能源相比,光伏平均度电成本从2010年的0.417美元/MWh下降到2021年0.048美元/MWh,下降了90%以上,降本带来的经济性在各可再生能源中排名位居前列。
与化石能源相比,光伏2021年新增装机中,平价装机占比74%,达到67GW,新增平价装机量在各清洁能源中排名第一,在经济性清洁能源新增装机中占比42.8%。
光伏产业从最初的萌芽阶段发展到如今的平价阶段,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几起几落。
光伏行业发展历程主要分为2000年之前的理论化发展及商业雏形阶段,以及2000年之后的商业化大规模运用阶段。
2000年以来的20多年中,光伏行业经历了三轮周期,众多老玩家退场,新玩家入局,技术、产能、需求成为周期驱动的主要因素。
继1998年英利完成第一条中国多晶硅生产线后,中国光伏企业开始涌现。2004年起,以尚德、英利为代表的中游企业迅速扩张;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光伏产品需求萎缩,短短一年之内,硅料价格从每公斤400美元跌至每公斤40美元,签订了长协订单的企业纷纷亏损;到2012年上半年,多晶硅价格降至每公斤24美元,业内亏损加剧,叠加国内产能投产,龙头尚德、赛维陆续破产倒闭,英利破产重组。
东海证券认为,缺乏战略指导的盲目扩张,同时缺乏技术核心导致的产业脆弱性成为此轮周期中,中国光伏企业遭遇挫折的核心。
面对美欧“双反”压力,自2012年至2019年,中国政府在政策端发力支持中国光伏企业,先后出台《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关于促进光伏行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等多项产业支持政策,全球光伏产业逐步进入以中国为主导的需求周期。
然而,政策支持下,行业盲目追求补贴而忽视消纳,导致国内弃光现象频发,同时产能过剩,各类项目鱼龙混杂、乱象丛生。依靠补贴驱动的光伏产业背后的危机,在这一时期逐渐显现。
2019年之后,随着光伏平价上网逐步实现,以及国际社会中碳税计划等提上日程,光伏在新能源发电中优势凸显,装机份额远超其它领域,光伏产业进入高景气发展阶段。
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达到168GW,占主要能源装机量的56%,较2020年占比提升17%,排名第一。
不过,随着光伏产业的“蛋糕”不断变大,行业竞争格局被重塑,产业链进入新一轮的深度博弈。
硅片供需逆转 行业内卷加剧
从供给端看,随着更多新玩家入局,行业扩产大潮正呈现你追我赶的“军备竞赛”格局。
以产业链中较为典型的硅片环节为例。据PV infolink数据,2021年末光伏行业产能为367GW,年底预计达536GW,同比增加46%;到2023年底,产能有望进一步达到731GW,同比再增36%。
已披露的公告显示,龙头和TCL中环2022年底产能分别将达到约150GW,处于明显领先位置。
除头部公司外,由于较强的盈利能力以及难度中等的技术门槛,行业吸引了、、高景、双良、美科、宇泽等大批新进入者。从拉晶产能格局上看,2022年行业CR5下降至69%,未来集中度或将进一步下降。产品品质、稳定性、生产管理将成为下一阶段核心竞争力。
而据“草根光伏”整理自上市公司财报、网上公开信息,隆基绿能、TCL中环、协鑫科技、、上机数控、高景太阳能、京运通、美科股份、、、阿特斯、阳光能源、、、等15家企业到2022年末的规划、投产产能合计达到了677.6GW。
此外,隆基绿能、双良节能、上机数控、高景太阳能、京运通、宇泽半导体、美科股份、晶澳科技、和宇晶股份10家企业拟扩产能达到了370.5GW。
从需求端看,硅料价格已经反映出硅片需求的变化。
根据PV InfoLink数据,自11月16日起硅料价格呈现下跌趋势,均价由当日303元/kg下跌至12月15日的277元/kg,跌幅达8.6%。
由于硅片产能相对较多,硅片价格伴随硅片供应量增长和硅料价格下跌而持续下滑。根据PV InfoLink数据,自11月初以来,硅片价格承压下探,截止2022年末,182mm的硅片价格由11月初的7.52元/片下降到4.95元/片,两个月内降幅高达34%。
2023年,随着硅料步入降价周期以及市场供需逆转,毛利率较高的硅片环节将迎来充分的市场竞争,产业链的利益再分配和再平衡难以避免。
降本增效日趋白热化 多样技术路线再添不确定性
技术进步是光伏产业发展根本的推动力,因此降本增效就成为各家企业竞争的核心焦点,硅片环节进入产能过剩阶段后,行业对降本增效的追求变得更为迫切。
硅片环节的竞争优势可以从用料、口径、切片厚度和产品类型等四个方面体现。
在用料上,技术含量较低的企业只能用价格高的致密料、复投料进行拉晶,而技术含量更高的企业可以大量使用较为廉价的菜花料、珊瑚料以降低成本。
在口径和切片厚度上,拉制硅锭的口径越大、切片越薄,成本也越低,同时对技术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在产品类型上,目前光伏硅片主要有P型和N型,后者电池效率比前者高约2个百分点,但制造难度更大、成本也更高。
因此,光伏企业在硅片环节的竞争是上述四个方面的综合比拼,难度可想而知。不仅如此,多样的技术路线更增加了竞争前景的不确定性。
按不同底衬,光伏电池可分为P型电池与N型电池。N型电池由于可实现更高的转换效率以及更低的平均度电成本,因而较P型具有天然优势。
按不同结构,光伏电池又可分为PERC、TOPCon、HJT电池等类型。TOPCon最大优势是与PERC产线具备兼容性,产业升级成本低;而HJT凭借其结构简单、对称,双面率高,低温工艺属性适配薄片化,可与其他技术迭代,配套产线环节少,降本空间更大。
2022年被认为是N型光伏的商业化元年,但在光伏技术从P型向N型转变的过程中,晶科、晶澳等部分头部企业多数选择过渡更平滑的TOPCon技术。
而在电池赛道切换的阶段,腰部企业则表现更为激进。他们中的多数认为TOPCon只是过渡性的N型技术,HJT才是终极方案,即便当前HJT技术存在较多难点,也倾向于冒险尝试和更快的产能扩张。
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曾表示,光伏电池产线投资额很大,企业押宝一种技术路线,如果成功了,会取得很大的成功;而一旦押错了宝,则可能因此丧失竞争力。
由此看来,光伏产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危与机总是相伴而行。那么,在这轮行业洗牌后,硅片企业谁能脱颖而出、谁又将惨淡出局?
相关文章
李大霄:政策春风吹暖A股并非寻常 中字头股票异军突起值得重视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英大证券李大霄表示,2022年11月22日11:16分起,大盘迅速拉起收复3100点。从突发行情的上升斜率来看,估计是有备而来,并非空穴来风。其2025-07-07- 【农业农村部:将加快宠物用新兽药生产上市步伐】财联社8月3日电,农业农村部公告第558号已将宠物治疗用生物制品临床试验宠物数量,由不少于200只调整为不少于50只。目前我部正在组织修订《兽药注册办法》2025-07-07
- 来源:国际金融报因为高管违规购买自家股票,一周内接连两家银行发布致歉公告。8月2日晚间,发布致歉公告称,该行个别董事于当日通过证券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票,构成窗口期买卖行为。数日前,也曾发2025-07-07
美媒询问“是否针对佩洛西本人制裁”,华春莹回应:该有的都会有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邢晓婧】3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彭博社记者提问称,关于反制能否具体说下是否会直接对台湾采取制裁,或者针对佩洛西本人或是针对美国官员的制裁?华春莹表示,我发2025-07-07- Philip Lane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Philip Lane对Market News表示,欧洲央行很可能将在明年继续加息,以确保通胀回落至2%的目标水平。Lane在采访中说:“我不认为12月份将会2025-07-07
- OPEC+联盟同意9月份量增加10万桶,在市场供应紧张之际,这一增产幅度远低于近几个月。与会代表透露,各国部长们在周三的在线会议上支持了这一增产提议。由于信息未公开,这些人士要求匿名。OPEC+之前同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