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补贴时代新能源车产业需“再创业”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据中新财经报道,再创业2023年1月,后补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2.5万辆和40.8万辆,代新环比分别下降46.6%和49.9%,车产同比分别下降6.9%和6.3%,业需市场占有率达到24.7%。再创业与2022年2月份相比,后补产销分别增长15.4%和22.2%。代新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车产这是业需由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同时叠加市场价格波动明显等因素影响,再创业才造成2023年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微降。后补进入2023年,代新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出,车产这项从2010年开始实施的业需补贴政策,经过数次取消和延长,终将画上句号,却也给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
12年来,在“国补”等一系列鼓励政策加持下,我汽车产业抓住发展机遇,构建了全球领先的产业链集群。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我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据统计,近年来工信部和有关部门联合出台了60多项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和举措,政策利好推动了该产业“爬坡过坎”。
然而,补贴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这意味着“退坡”正式开始,政策引出并护航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始了真正接受市场考验。“国补”彻底退出,政策交出“接力棒”,前路交给市场,我国新能源汽车迎来从最初的政策驱动、政策+市场双驱动,到完全由市场驱动的蜕变。
2016年至今,每一次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逐年退坡、补贴的金额的逐渐下降、补贴的标准逐年提高,都引发了市场的波动。由此可以预见,从2023年开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必将迎来更大的波动。产销量能否保持下去?各项服务能否保质保量?在配套方面是否仍然像预计的那么乐观?1月产销同比微降,某种程度上已看出些许端倪。
有种观点认为,经过多年退坡的经历,我国新能源车企乃至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对补贴的依赖程度和敏感度已大为降低,不过,这种观点过于乐观。以前的逐渐“退坡”仅是“小考”,而“退坡”结束后才是“大考”。可见,后补贴时代新能源车产业需“再创业”,这已不是“居安思危”而是危机已经到来。希望新能源汽车业能够依靠创新驱动,积极应对。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北京农商银行党委书记付东升:金融精准服务新市民首要是推动金融服务均等化和便捷化
- 快讯:体育产业板块异动拉升 三夫户外等多股走高
- 科学家研制出可极度压缩的光量子气体,有助于研发新型传感器
- 国台办回应部分台湾青年想到大陆工作
- 易纲:继续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 山东省财政厅:今年新增退税将超900亿,为企业增加现金流
- 中泰国际:维持招金矿业收集评级 上调目标价至7.97港元
- 石油巨头Vitol:2021年实现高于40亿美元的创纪录净利润
- 外盘头条:高盛称明年美股料延续熊市 沙特否认讨论OPEC+增产称必要时减产 马斯克裁推特销售员工 迪士尼换帅
- 达美乐国内特许经销商达势股份赴港上市,超7成收入来自外卖,营收翻番亏损却逐渐扩大
- 《宝可梦》加入开放世界俱乐部,全球粉丝边骂边玩?
- 卡卡业面包配料标注“保密”,营养成分全是“?” 市监部门:正调查处理
- 一张图:交易品种枢纽点+多空占比一览(2022/11/23周三)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11月23日斥资7920.48万港元回购2253.4万股
- 金融街论坛多部门发声重磅支持房地产,央行官宣“金融16条”强调对国企民企一视同仁
- 资金成本低至4.1%,招商蛇口“双百战略”正逐步落地
- 美联储戴利:加息影响超出应有水平 必须警惕政策过度收紧的风险
- 中银协报告建议:构建“保理+贷款”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 美最大互联网隐私案达成和解:谷歌同意支付3.915亿美元与美40个州检方和解
- 我国将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